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

政策汇总 |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生态环境部关于双碳目标的政策、法规汇总

时间:2022-12-12 浏览量:386
党的二十大报告中,对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出重要指示,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,在双碳目标下采取的一系列行动,不是单纯应对气候变化,而是降碳与污染治理、环境改善协同推进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经济增长逻辑发生深刻改变,迈上一条“降碳减污扩绿增长”协同推进之路。以下是生态环境部近两年发布的关于双碳目标的政策、规划等相关内容整理。

  01    《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》(环综合〔2021〕4号)

相关内容:《指导意见》从战略规划、政策法规、制度体系、试点示范、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,建立健全统筹融合、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,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一谋划、统一布置,统一实施、统一检查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的格局总体形成,协同优化高效的工作体系基本建立,在统一政策规划标准制定、统一监测评估、统一监督执法、统一督察问责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,气候治理能力明显提升。到2030年前,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整体合力充分发挥,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,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提供支撑,助力美丽中国建设。  02    首个生态保护监管规划!关于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生态保护监管规划》的通知(环生态〔2022〕15号)

相关内容:《规划》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为主线,提升生态保护监管协同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,有序推进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,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,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,筑牢美丽中国根基。

《规划》明确了“十四五”生态保护监管的重点任务,到2025年,将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保护监管政策制度和法规标准体系,初步建立全国生态监测监督评估网络。

  03     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》

相关内容:《报告》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部署、积极减缓气候变化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、完善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5个方面,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我国各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新的部署和政策行动,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,以及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所作出的贡献。

  04     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印发《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、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》

相关内容: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目标到2025年,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;PM2.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,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;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,移动源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。《行动方案》强调“精准科学、依法治污”,秋冬季聚焦PM2.5和重污染天气、夏季聚焦臭氧、全年紧抓柴油货车开展攻坚;科学确定攻坚重点地区、对象、措施;严格依法治理、依法监管,反对“一刀切”“运动式”攻坚。同时,推进产业、能源、运输结构优化调整,提升工业、运输等领域清洁低碳水平,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。

  05     关于公开征求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》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发电设施》意见的通知

相关内容:《核算报告指南》在充分论证和总结经验基础上,结合新的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更新。修订后将原指南中核查涉及的公式从27个减少至12个,上述变化不涉及排放量计算,也无新增参数,在减轻企业工作量的同时,大大减少了核算、核查与监管节点。

《核算报告指南》进一步完善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内容,对企业的数据确定方式进行了补充,包括对关键参数、测量设备、负责部门和数据缺失处理等细化要求。结合进一步完善管理要求的需要,对企业数据内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内容进行细化,包括对建立制度、明确职责、指导监测和健全记录等细化要求。

  06    关于公开征求《2021、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(发电行业)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函

相关内容:《方案?鼓励大容量、高能效、低排放机组和承担热电联产任务等机组,支持优化电源结构,充分发挥碳市场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。《方案》适用于纳入 2021、2022 年度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,并确定各重点排放单位中纳入配额管理的发电机组。不具备发电能力的纯供热设施(热源在 2021 和 2022 年与发电设施保持物理隔断)、2022 年新投产机组不纳入配额管理。

  07     关于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的通知(环固体〔2021〕114号)

相关内容:十四五”时期,拓展和深化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,坚持“三化”原则、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
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目标:到2025年,“无废城市”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,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,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,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“一张网”,“无废”理念得到广泛认同,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。

  08     关于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监测规划》的通知(环监测〔2021〕117号)

相关内容:“十四五”时期,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,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、艰巨性更加凸显。面对“提气降碳强生态,增水固土防风险”的管理需求,生态环境监测面临新的挑战。

《规划》提出,到 2025 年,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企业履责、社会参与、公众监督的“大监测”格局更加成熟定型,高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,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,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,监测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全面得到有效保证,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,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  09    《关于加强高耗能、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》(环环评〔2021〕45号)

相关内容:《指导意见》明确,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“两高”项目环评开展试点工作,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、清洁能源替代、清洁运输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、企业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、封存、综合利用工程试点、示范。

同时,新建、改建、扩建“两高”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,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、碳排放达峰目标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、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、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。  10     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关于征求《“三线一单”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函(环评函〔2021〕112号)相关内容:《方案》提出通过试点,探索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的技术路径、管理模式,为全国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主动适应“双碳”战略目标,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积累经验、提供示范。并于2022 年 11-12 月开展试点经验总结,各试点城市对“三线一单”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工作的方式方法、主要成果、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技术路径和管理应用建议等进行系统梳理,形成试点总结报告,报送生态环境部。来源:碳管家转自: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